敝人也算车联网行业从业者,做了两年这行业的开发者;今天主要谈谈国内车联网的现状还有我的一些愚见;近两三年车联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非常火,除了传统汽车厂商外各大科技巨头都开始介绍这个行业如Google、Apple、Facebook、三星、微软、百度、阿里、腾讯等等;车联网行业里还细分为:**汽车+互联网、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两种;
国内车联网概念炒得比较火的其实大多数也就属于第一种,而无人驾驶国内也有不少机构在研究探索如百度、清华、武汉大学、西交大、国防科大等等都声称有所有不错的成果,这么多机构中我最看好的还只是百度;无人驾驶跑在第一阵营的非Google莫属了,风头盖过所有传统汽车厂商Google无人驾驶车从2012年测试至今已跑了48万多公里,还是回到主题谈谈国内车联网的现状;
车联网(汽车+互联网)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公司都属于这个分类,这里的车联网可以说是一步步慢慢进化而来的;
进化过程又分了两个条路线:家用乘用车、客车货运车;
家用乘用车最开始时车载CD、DVD、导航都只是单机的;慢慢的进化到现在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达开始出现了智能车机,车机通过3G、4G接入移动网络这时候有了在线音乐、实时路况、在线影院、新闻等,这些还只算是联网车载辅助、娱乐功能;
客车货运车为了安全、还有车辆管理的需要每辆车都需要装上车载GPS这时候就可以对车的运营情况进行监控,这个阶段的监控大多只是速度、位置的监控这阶段使用的是GSM网络,我觉得这算是最原始的“车联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注意到这块,开始想着用互联网改变汽车、改变车险,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准备抢占互联网“入口”、创业都想着分一杯羹;这些都是通过后装OBD设备实现的车联网,通过OBD(On-Board 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设备连接网络,上报发动机信息、GPS信息、车况信息来实现各种应用场景;比如腾讯的路宝盒子、Apple的CarPlay等等十几二十款不止;这些厂商主要的思路是想让车主实时的得到车况信息、分享驾驶数据、分析车辆驾驶行为与车险公司合作、提供给车主很多娱乐信息、车贷车辆监控等;
传统厂商在这方面还是有不少动作的比如几年前BMW牵头开发了NGTP(Next Generation Telematics Protocol)协议,我们的车联网也是基于此协议开发的;
我觉得这些公司比较容易被传统汽车厂商替代掉,传统厂商的弱项是互联网产品的运营,厂商只需要前装内置智能车机、找家靠谱的互联网公司合作;传统厂商对车况数据的分析能力不是普通的科技公司能比的,他缺的只是与车主的连通以往车买了车主和厂商就没多大关系了;由于汽车存量还比较多所以通过后装OBD设备进入车联网行业的公司还是有不少的市场;如果没有出现比较好的商业模式,未来我比较不看好这方向;
无人驾驶(智能驾驶)
无人驾驶这方向其实美国已经研究实验了十几二十年了,国内相关方面也差不多那时候有机构还是研究实验;比如1995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Navlab-V,以50~60km车速跑了4587公里;近十年CPU、GPU性能的迅猛发展,计算大数据的能力大大加强使得这个方向又有了希望;
无人驾驶车通过车辆上的传感器360°的收集信息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分析路况信息,实时传给车辆中控作出反应;通过收集大量的驾驶数据通过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给予车辆反馈;如果高级辅助驾驶也算那这个阵营也是很庞大的现在很多高端车型都配备了辅助驾驶功能;
现阶段相关法律、技术都不够成熟,我觉得十几年内无人驾驶技术将会普遍的商用,还是比较看好这块的,希望那时候车祸率会大大降低;